北京交通大学土木类专业介绍

2019年09月17日

招生专业:土木类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北京铁道学院铁道建筑系。1999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建设部组织的专业教育评估,2017年首批通过全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毕业生具有英联邦国家互认学历的资格。学院秉承“夯实基础、开拓创新、服务交通、引领行业”的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理念,拥有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和联合培养人才的平台;学院具有鲜明“交通土建”特色的专业定位、学科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蓬勃发展的社会迫切需求密切契合。

“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铁道工程专业”为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已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精品视频共享课程:桥梁工程、工程力学;

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4种;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4门;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茅以升班,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机会;

含2个北京市科普基地的10个省部级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

“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

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学者1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8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

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

市、部级优秀教师2人

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高速铁路高效运营与安全保障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

风敏感基础设施抗风减灾创新引智基地1个

教授(研究员)8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92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2%

经过多年建设,土木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达到了国内高校前5%以内,部分学科方向达到国际水平,参与了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公共建筑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科研攻关。


学院在科研立项、科技获奖、发表论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三年,新增科研经费3.76亿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2项、高铁联合基金2项、重点项目2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优秀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68项,自然基金获批保持全校领先。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我校历史上第一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双重主持身份获得国家科技奖)、二等奖1项,参加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主持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参加项目获得省部级奖励26项。SCI检索论文410篇、EI检索论文1016篇、ESI高被引论文26篇次。授权专利154项,2018年“单轨交通创新技术”多项专利,实现成果成功转化,服务祖国单轨建设;专利“一种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试验模拟系统”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学校和学院设有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创新实践训练活动,将科研实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每年有近60%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和创新训练项目。近3年来,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成果奖评选等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通过专家互访、合作研究、召开国际会议等形式,与美、英、俄、澳、德、西、日、瑞、比、荷、法及港台地区的二十多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学院邀请国外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年均百余人次,有多人次担任国际学术组织或学术会议的学术委员或分会主席。主办或承办了“第二届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健康管理新技术论坛”、“第8届国际地下物流会议(ISUFT2018)暨第2届中国国际地下物流学术论坛”等国际会议。积极组织国际合作培训,为马来西亚、肯尼亚、俄罗斯等多国项目进行学术培训。与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IUC)持续签署2+2联合培养协议,拟与美国代顿大学、内华达大学、密苏里大学、北海道大学等建立或继续建立联合培养协议。


招生专业(类)

专业分流时间

科类

包含专业

所授学位

土木类

一年级第二学期

理工

土木工程

工学学士

铁道工程

工学学士

 

二年级第二学期从土木工程、铁道工程专业遴选“茅以升班”学生,配有相关责任导师,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更多内容,请查看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网 专题

更多招生简章,请查看“招生专业”频道

更多高校,请查看“院校库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