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学院与母校同庚,是我国现代交通运输教育的发祥地,形成了以铁路为特色,面向多种交通方式的高水平教学和研究团队;建立了以交通运输领域为主,向物流、电子商务领域拓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交通运输学院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培养交通运输拔尖创新人才、塑造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以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中华民族和谐文化为己任,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历史悠久:百余年历史,与交大同庚
独特的学科优势: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综合的办学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显著,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知名学者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高自友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2人:毛保华、李克平、贾斌、关伟、秦勇、孙会君、杨立兴、闫学东、徐猛、陈旭梅、吴建军、冯雪松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董宝田、高自友、贾利民、林柏梁、邵春福、张喜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高自友、于雷
讲座教授1人:林兴强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闫学东
青年“千人计划”1人:闫学东
青年长江学者2人:贾斌、杨立兴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人:高自友、吴建军、杨立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6人:贾斌、姜锐、孙会君、徐猛、杨立兴、闫小勇
名师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
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1人
荣誉团队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北京市教学优秀团队2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教师职称
教授67人,副高职称教职工89人,博士生导师85人,硕士生导师180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7.8%
学院设有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近年来,学院以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研梯队建设和学科竞赛为平台,形成了完善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要求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学生在本科阶段即可得到科研技能的良好训练。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逐年增加,2018年度,学院本科生共获得80项各类专业科技竞赛获奖,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北京市级奖项16项、校级奖项62项,成果丰硕,成绩斐然。参加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在保研时获得一定的附加分。
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日本以及港台地区等著名大学有着广泛的合作和学术交流,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夏季学期和暑假期间,学院开办国际暑期学校,邀请多名国外交通运输领域的知名教授参与国际班教学活动,提供多元化的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会在暑期选拔优秀学生出境参加国际交流研习班,2014、2015和2016年,学院连续三年与香港物资采购与供销学会(简称IPSHK)、香港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选拔了多名优秀本科生赴港学习交流,目前已有多名学生被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2018年我院共有17名本科生成功申请包括美国、瑞典、法国、日本、香港地区等知名高校的中短期交流项目。
2017年开始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联合开展“交通运输”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入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国际领先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充分融合和发挥了两校的学科综合优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国际化工程人才。
思源班
选拔条件
面向本学院2019级新生选拔,不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不能报名。
选拔方式
入校选拔、笔试面试
选拔人数
预计招收30人。
对应专业
学生第二学期可根据意向进行专业(方向)选择,专业(方向)为:交通运输(铁道运输)或交通工程专业;少于15人将停办。
发展前景
实行导师制,培养在交通运输领域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使学生积累未来研究生阶段学习研究的良好潜质。毕业后可到交通运输职能部门、规划设计研究所、各级政府运输管理部门等就职,也可以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
招生专业(类)
专业分流时间
科类
包含专业
所授学位
交通运输类
一年级第二学期
理工
交通运输(铁道运输)
工学学士
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
工学学士
交通运输(智能运输工程)
工学学士
交通运输
(高速铁路客运组织与服务)
工学学士
交通运输(民航运输)
工学学士
交通工程
工学学士
物流工程
工学学士
电子商务
工学学士
更多内容,请查看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网 专题
更多招生简章,请查看“招生专业”频道
更多高校,请查看“院校库”